(记者 周明强)日前,湖北省河湖长制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度湖北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十大典型案例”和幸福河湖“十大优秀案例”,其中我市《守护涴米绿 建设幸福河》案例,入选2023年度湖北省幸福河湖“十大优秀案例”,是荆州市唯一入选案例。
从黑臭水体到水清岸绿,涴米河的蜕变离不开松滋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的指引,离不开当地群众的共同缔造,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在涴米河畔徐徐展开。
五大行动,护卫一河清水
涴米河古称南河,全长12.2公里,由红星灌站提长江水引入河道,自北向南汇入松东支河,是一条以农田灌溉为主的汇聚型渠道。涴米河小流域范围31.7平方公里,包含2镇4村2社区,是荆州市10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之一。
过去的涴米河围网密布,水面被分割成一个个鱼池,再加上沿岸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水体渐渐变黑、发臭,成了人人厌恶的“化粪池”。
“前些年,村里百姓洗碗、洗菜的污水,都是随手倾倒进河里。河水变得臭气熏天,窗户都不敢开。”家住涴市集镇的熊邦芬感慨地说。
治水,时不我待。
2023年6月以来,我市聚焦高水平保护,把修复涴米河流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水质导向,实施“活水、清水、美水、兴水、管水”五大行动。
全面推进河道清淤除障、护坡复绿、沟渠连通;每年长江补水提升366万立方米,新增蓄水空间215亩,灌溉供水率达90%;整治沿河排口27处,新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6处,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大力整治沿线沿岸农村人居环境,流域内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100%,房前屋后绿化面积提升30%……涴米河提“颜值”,变“价值”。
为彻底解决试点区域内生活污水、养殖尾水、农业面源和厕所黑水、洗涤灰水、厨房油水,我市坚持“三源共治”和“三链三化”,探索“田-渠-塘三级减污”“三水同治”厕改等新机制。
“我们成立党员义务巡河队2支、聘任民间河长16人,每年可节约管护成本8万元。”对于长效管护工作,涴市镇党委副书记周琼如是说。
经过长达一年的治理,流域水系统全面恢复、水动力全面提升、水生态全面优化。
同时,涴米河小流域从群众关心关切的“小切口”入手,通过推进建房风格“一张图”、积分管理“一本账”、养老休闲“一个点”、乡风文明“一盘棋”等“十个全覆盖”,持续转变流域内居民生产生活方式。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满涴米河,整个河面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沿河居民三两一组,相约漫步岸边,消暑纳凉,好不惬意。
“现在大不一样了,乡村变美了,大家没事就喜欢在周围散散步。”村民刘奶奶漫步在河边小道上,逢人便夸好风景。
提颜增质,做好产业大文章
菜园果树、鱼塘湖岸、竹林垂柳……盛夏的涴市镇和沙道观镇,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河岸边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折射出生机。
生态好转,为涴米河沿线村镇发展注入真金白银。流域内主体立足西瓜、南瓜、露地蔬菜、设施蔬菜的特色优势,不遗余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涴米河畔特色果蔬产业。
报德寺村村民孙武抢抓机遇,在河边承包了近万亩南瓜地和300亩大棚果蔬,去年产值突破450万元。“现在涴米河取水灌溉、排涝都很方便,我的基地也吸纳了80多位村民打零工。”孙武说。
去年,湖北楚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新建南瓜深加工企业,补齐当地南瓜种植、仓储、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链。湖北古乐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也前来建设285亩农旅融合项目。
市委、市政府主动搭台,在流域内建成2.6万亩高标准农田、3000亩蔬菜大棚、1.6万亩露地蔬菜园区。同时发展订单经济,签订收购合同,实行保底价收购,周边群众也跟着受益,亩平增收60元左右。
“我通过参与务工和流转土地,每年可增收2000元以上。”村民张大爷乐呵呵地说。
以水为媒,探索治理新模式
“犹记得村里有一位四川老大爷,初次见面时给人的印象就是说话听不懂。经过数次的走访沟通,他主动参与村里的志愿活动中来了。”沙道观镇邵家铺村5组试点工作组成员、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廖宇奥说。
沙道观镇积极探索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深入开展“领导联片、干部联户、党群联心”的“百千行动”,主动下沉服务,以解决“小问题”为切口,带动群众“大参与”,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流域内以居民小组、网格为基础,划分为3个片区,由镇党政班子成员牵头,做实包组织领导、包规划指导、包问题疏导,开展定期走访、定期会商、定期反馈,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延伸“小松帮办”最后一米,实现就近帮代办4200余件。
“经过试点,我们村的‘三个三’农村小型项目建管机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市正在全面推广。”沙道观镇车路口村党总支书记陈官荣说,村里正在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力争让项目运行更有序、更阳光、更有借鉴性。
陈官荣口中的“三个三”,就是建好人才、专家、项目“三库”,落实过程管理、质量管控、建后管护“三管”,实行减流程、减工期、减成本“三减”。
“三库三减三管”,是我市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推进基层治理,坚持大胆改、深入试,探索建立的农村小型项目建管新机制。
针对项目搞得慢、前期费用高、群众意见大等现实矛盾,在流域治理过程中,各项目建设全面推行农村小型项目“三个三”的建管机制,充分发动群众共建人才库、专家库、项目库;优化审批、预算、招投标等手续实现减流程、减成本、减工期;组织群众成立并加入村务监督委员会、乡贤理事会、共管理事会等,全流程参与项目过程管理、质量管控、建后管护。
守住一汪清水、打造一片田园、做强多个产业、繁荣两座小镇……“以水为笔”,涴米河畔逐步实现这一美丽愿景。(编辑:唐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