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党史】江苏淤溪吉社桥:百姓团结互助的“连心桥”

2022-09-23 10:50   云上松滋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淤溪镇孙吉村的吉庄中间横着一条东西河,河上架了一座沟通南北的砖拱桥,桥上刻着“吉社桥”三个大字。看到这座桥,老人们就会谈起多年前兴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事。

“没船没车,空起半夜”,说的是当时虽然土改分了田,但仍然有人家缺农具,影响生产。1952年,当地政府号召互助合作,吉庄很快就成立了不少互助组,比较出名的是刘益山、蔡舜英这两个组。当地政府看到吉庄人团结互助精神好,就决定在这里试办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执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土地入股、按劳分红”的政策。农户们既觉得新鲜,但又怕吃亏,开始除了刘益山、蔡舜英两个互助组以外,另有少数农户报名入社。

吉社桥

1953年3月5日,吉庄社正式成立。合作社实行土地统一经营,耕畜农具统一调配使用,劳动力也按各人特长分组作业,这样就做到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显示了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当年就获得丰收。秋后不但超额卖了余粮,社员口粮分到800多斤(口粮标准500斤),就这样,还有些人嫌不自由,退出了合作社。

第二年,遇到大水灾,不少圩子进水,水稻被淹。合作社人多心齐,男女老少齐上阵,打坝、筑圩、排水一条龙。虽然河里不断涨水,但圩堤也在逐渐加高。圩里的水被迅速排出,不光救出了本社的庄稼,圩里单干户的稻田也跟着沾光。村民们一个个竖起大拇指。这年秋熟丰收,原来退了社的人,重新要求入社,单干户也争着报名参加合作社。吉庄社从原来的31户一下子扩大到83户。

1955年,合作社丰产丰收,集体经济壮大,分红时经民主讨论决定,为方便全庄村民的南来北往,拿出部分资金建成吉社桥。直到如今,吉社桥还在为大家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看到这座桥,许多人都说,当年团结互助的精神不能丢。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拿出团结互助的精气神,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