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党史】狮子桥:衔接南北 见证过往

2022-06-13 08:41   云上松滋  

狮子桥,是流经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新安店镇一条河上的一座石桥,因桥两边各有一座石狮子而得名。附近的村因这条狮子桥而得名狮子桥村。

狮子桥遗址 马勤功 摄

狮子桥衔接的一条南北路,曾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当年这条路虽是土路,但因路比较宽,人、车、马大多从这条路上走过。这条路当时发挥着与现在107国道相同的作用,因而当地人把狮子桥和穿过狮子桥的南北路叫“老107国道”,把后来在京广铁路西修建的国道确山段叫“国道西迁”。而今,这条南北路已成为一条“户户通”的村路,掩映在庄户人家的院落和绿树之间。

狮子桥遗址 张红 摄

如今,狮子桥遗址在狮子桥村北不远处,桥身仍在,几块硕大的青石板横卧在桥墩上。桥下河水潺潺,桥墩迎水处的箭形分水石显现着当年建桥人的智慧和别具匠心。桥西不远就是京广铁路。随着“国道西迁”,狮子桥上车马渐稀,后又经洪水的冲击,狮子桥逐渐废弃。而今,狮子桥的三孔石桥只剩下一孔半,临近桥两端的道路已成了庄稼地。

狮子桥作为较早时期南北交通线的一部分,不仅见证了南北交通的变迁,也见证了革命年代在此地发生的红色故事。

1927年4月,为迎接北伐军进军河南,在周恩来、王若飞的指导下,共产党员马尚德(杨靖宇)、张家铎等人领导确山数万民众举行武装起义,确山县城获得了首次解放,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较早的县级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在攻打确山县城时,杨靖宇等人将参加攻城的农民武装统编为十路大军,由李述增、李天道指挥的第五路大军就是由县城南从狮子桥到李新店一带的农军组成。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 李璞 摄

全民族抗战时期,狮子桥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1938年5月,上级党组织从湖北武汉派陶杨以民运指导员的身份,到距离狮子桥北5千米、确山县城南的黄山坡开展工作。按照中共确山县委的指示,抗日保乡会干部训练班于6月份在黄山坡车站铁路林场开办,县委书记王景瑞负责干训班的政治工作,陶杨负责行政教务工作,招收学员50多人,从中发展党员30多人。狮子桥是干训班的重要后方基地。同月,中共确山县委决定在县城南工作开展较为活跃的新安店、任店、普会寺一带的中心地区成立中共确山县第三区委员会,机关设在狮子桥,又称狮子桥中心区委,下辖任店、新安店、普会寺3个分区委,李城、普会寺、三宗寺、邢河、任店、陈门店等10多个中心支部、20多个支部,共有党员260名以上,占确山全县党员总数的一半以上(不含县城西部竹沟地区)。1939年6月,日军占领确山与信阳交界的明港重镇,确山危在旦夕。狮子桥中心区委组织动员了380人参加抗日游击大队,在县委书记王景瑞和县委军事兼统战部部长赵进先率领下,南下信(阳)确(山)边区抗日,9月到达信阳四望山,编入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六团队,随后发展为新四军五师三十八团的一部分,成为抗日武装的一支劲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